Simon Eskildsen 是全球最热电商SaaS平台Shopify的技术主管,他从未上过大学,却以非常惊人的学习能力只身从丹麦到加拿大工作,他有一套学习系统,把自己打造成了成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,Simon如何高效阅读、记忆和管理各种知识、管理时间,这篇文章会给你非常具体的实操案例。

想象一下:

你是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 18 岁年轻人,移民到一个讲不同语言的新国家,开始和世界上最优秀的工程师一起工作。

不久之后,你被提拔到管理岗位,领导着比你大 10 到 20 岁的团队,在过去十年发展最快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工作。

这就是 Simon Eskildsen 早期职业生涯的处境。高中毕业后,他离开丹麦老家,独自来到加拿大,在 Shopify 工作一年攒大学学费。Simon 刚入职时,Shopify 只有 150 名员工,服务数万商家。如今,Shopify 已拥有 5000 多名员工和 100 多万商家。

有趣的是,Simon 从未上过大学,而是留在 Shopify 工作,一路晋升,领导基础设施团队,帮助 Shopify 日夜不停处理每秒数十万个请求。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?

Simon 开始把自己的大脑当作技术基础设施来训练。他没有构建系统来优化服务器性能,而是在优化自己的大脑:把自己塑造成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。

为了迅速提升工作能力,Simon 意识到自己需要广泛阅读,而且不仅要读,还要记住所读的内容。于是,他建立了一套精心设计的系统,通过阅读、记忆和应用数百本书的知识。他不仅读基础设施方面的书,还涉猎文学、科学史、政治和哲学领域。

在这个过程中,Simon 发现广泛阅读是洞察事物本质的最佳方式,也是提高工作能力的不二法门。我们讨论了他使用 Readwise 和 Anki 记忆所读内容的独特系统,他如何用 Markdown 构建 Zettelkasten 知识库,他自动化语言学习的过程,以及他尝试烹饪世界各地美食的个人项目。

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。

Simon 是这样介绍自己的

我在丹麦长大,18 岁那年为了一个机会离开家,去了加拿大一家叫 Shopify 的公司。我从 Rails 社区听说过 Shopify,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他们的面试。面试后,他们说我可以去渥太华拜访他们。我当时还问:“渥太华是什么?”

最后我还是去渥太华面试,决定在那里工作一年攒学费。事情进展顺利,你可以说我现在已经在 Shopify “攒学费”六年了。这正是我上大学后想要的工作,很幸运高中毕业就得到了这个机会。

我刚入职时,Shopify 服务数万商家。如今已有超过 100 万。我的工作是构建基础设施,使客户的网站能够获得增长。

Simon 是如何养成阅读习惯的?

2013 年加入 Shopify 后,我开始重视阅读。主要原因是我很早就成为了一名管理者。当我开始管理时,强烈地感到有责任成为团队的最佳领导者。管理是一个巨大的责任,尤其当你的下属比你大 10 岁时,挑战就更大了。

我认为,承担这一责任的最佳方式就是早起,每天上班前都阅读一些东西。随着阅读量的增加,问题变成是要深度还是广度。我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,自然倾向于广泛阅读。我努力成为 T 型人才:在某一领域非常精通,但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,这也是 Shopify 提倡的人才模式。

我每年读 30-50 本书,主题从晶体管历史到古代哲学。女朋友开玩笑说,因为我没上过大学,所以仍然喜欢学习。我不确定,但我想我会喜欢大学的。

Simon 是如何挑选书的?

我曾经有一套严格的挑书流程,但现在已经放弃了。最终往往是在选我“应该”读的书,而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书。取消严格的挑书标准,有助于我更好地关注自己的喜好:读完《安娜卡列尼娜》的700页是种折磨,但我很快就读完了一本电报历史的书。

我尽量一口气大量阅读同一主题的书。这样做很有帮助,因为我不必完全相信某一作者对主题的看法,还能帮我把很多事实点连接起来,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。

去年,我对19世纪中期很感兴趣。那个时代发生了太多事:淘金热、制冰业、工业革命、电报的出现。那是一个令人着迷的时期。

我通过浏览亚马逊,把样章发送到Kindle上来挑选书籍。然后我会查看这些样章,决定哪些书值得从头到尾读完。这个方法是我朋友Dan Doyle教我的。

Simon是如何阅读的?

当我读的书越来越多时,我意识到自己并没有真正记住大部分内容。这让我很困扰。所以我开始构建各种系统来帮助自己记忆所读的东西。

这个记忆系统的核心是高亮功能。我会在Kindle上高亮标记所有重要的内容。这些标记会自动进入我的Readwise知识库,我可以把它们添加到我的学习系统中。Readwise的强大在于它会自动抓取我所有的Kindle标注,放到一个可搜索、标记、复习的地方。

我的学习系统包含两个部分:抽认卡和受社会学家Niklas Luhmann启发而创建的Zettelkasten笔记库。Zettelkasten是我花时间处理、分类、关联所读内容的地方。

Simon如何用抽认卡记忆?

在书中看到重要、需要理解和记忆的东西时,我会在Kindle上高亮并加一个备注“flash”。所有带“flash”的标注都会被自动加载到Readwise中,贴上“flash”标签。

我会定期打开Readwise中的“flash”标签,把它们制成Anki抽认卡。Anki采用间隔重复技术帮我记忆,在我快要遗忘一张卡片时让它再次浮现。我阅读是为了学习,用抽认卡来确保自己能长期记住所学的东西。

我的卡片涵盖了从汽车每百公里耗电量到“pollyanna”一词的定义,再到新喀里多尼亚群岛的历史文化等各种主题。读到一些东西,并有信心能长期记住,这种感觉很棒。对我来说,用抽认卡并不是为了记一些随机的琐事或在智力竞赛中获胜,而是为了触发那些我已学过、不想忘记的重要概念。

我的Anki中有近万张卡片,坚持使用已有4年多。就投入时间带来的收益而言,这可能是我最有效的习惯。

Simon如何用Zettelkasten系统记录宏观概念?

如果我从一本书中高亮的是一个想法、概念、隐喻或更抽象的东西,我会把它们放到我的Zettelkasten里,而不是抽认卡系统。这些亮点不是为了背诵记忆,而是为了建立联系。

Zettelkasten在德语里是“卡片盒”的意思,是一种知识管理方法。基本上,你从书籍、文章或对话中提取想法,把它们写在卡片上,收集到一个中心数据库里,并把它们联系起来,从而发现你正在学习的各种概念之间更大的关联。

我最初确实会用物理卡片来做这件事,手写并放在桌上作为我的Zettelkasten。但保存实体卡片变得难以为继,所以我尝试了多种软件方案,如Workflowy、Dynalist、Notion,但它们要么太慢,要么没有我想要的功能,而且我担心它们能用多久。我想要一个能用一辈子的系统。

所以我设计了自己的系统。就是用Markdown格式写在电脑上的纯文本文件,用纯文本编辑器编辑。我还写了很多辅助工具用于搜索、浏览相关笔记、编辑器集成等,主要的仓库放在Github上。

笔记通过我在Readwise里的高亮进入我的Zettelkasten。Readwise有个“每日回顾”功能,每天给我展示15条左右的书籍标注。如果我觉得某条高亮很重要,就会在Zettelkasten里为它创建一个新笔记,并开始把它和其他笔记关联起来。

比如,下面是一条关于拉链刚面世时引发争议的笔记:

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。所以我会在Zettelkasten里为它创建一个条目:

可以看到,我放入了原始引用和出处,然后写了一小段评论。接着我会开始把它和其他笔记关联起来。一种方式是加标签,你能看到我给这条笔记加了个“#pessimism”的标签。

此外,我的系统还允许我直接链接到其他笔记。右边有个全文搜索提示框,为了找出其他相关笔记,我可能会先搜索“pessimism”:

最先出现的是我从Morgan Housel那里得到的一条笔记,大意是悲观主义往往听起来很明智。如果我点击控制台上的按钮,它会在原有的拉链笔记里添加一个指向这条笔记的链接。我还会写一点关于为什么要建立这个链接。

我会继续这样搜索我的资料库,思考这条笔记如何与系统里的其他内容相连。最后,这条笔记可能会变成这样:

当然,没有哪条笔记是彻底完成的。以后的某个时间点,我可能会回过头来修改、补充或重命名它。

如果我在写演讲稿、思考问题或做任何创造性的工作,我的Zettelkasten都是一座金矿。我所有的日常写作,包括书评(也会发到我的个人网站),都是在里面完成的。

目前我有700-800条笔记,坚持了大约两年。我可能会继续将它与抽认卡配合使用,但更新和维护Zettelkasten要慢得多。我投入其中的时间也是起起伏伏。

Simon为什么花这么多时间记东西?

我觉得记忆力的重要性被低估了。比如,有人可能觉得记住所有美国总统只是为了炫耀。但对我而言,了解某个时期是哪位总统执政,实际上很有帮助,因为这能让你把总统和那个时代联系起来。

以里根为例。如果你知道他是哪个年代当总统的,就能联想到,这是在冷战时期,是冷战的末期,他支持“涓滴经济学”(trickle-down economics)政策,这是当时非常重要的观点。

记住这些意味着,当你谈论80年代的美国,就会记起他是总统,所有这些概念就都会浮现出来。所以我觉得有用的是,记住所有这些事实成为了一种记忆连接器。

它为你提供了这个事实之网,可以用来给新信息提供背景,在不查阅资料的情况下,通过推理来回答问题。

Simon如何用Things实现GTD?

我用Things实现了相当标准的GTD(Get Things Done)。我用它把任务分到不同的时间段,在每天开始时决定要做什么,用标签来管理任务。没什么特别的。下面是一个非工作日的真实例子:

我有三个主要区域可以把任务放进去:

  • 成长(个人项目列表)
  • 生活(杂务)
  • 工作

在“成长”部分,我记录了所有的个人项目:

我有很多个人项目,有时间就做一做。比如有个叫“Napkin Math”的项目,我在努力提高系统设计时对数量级的估算能力。

此外我还有很多其他项目,比如复习维基百科的重要条目、化学元素周期表(及其主要用途和来源)、写博客,以及无数我想学的东西。

我预计其中大部分项目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,有些我可能要用一辈子来做。当我有几分钟时,会运行一个脚本,随机选择这些领域中的一个,帮我取得一点小进展。

学会做世界各国的菜肴

我还在做的一个项目叫“环球美食之旅”。过去4、5年里,我一直在挑战自己烹饪每个国家的一道菜。

我的成功标准是什么?我希望做到如果那个国家的人品尝我做的菜,不会觉得是对他们美食的侮辱。

几年前,我做了一道传统的伊朗炖牛肉。我的一个同事是伊朗人,有天我把菜带到办公室给他尝。他吃了一口,看着我说:“太棒了!”于是我把它从清单上划掉了。

我们也会让朋友参与进来。我们会去网站random.country随机选一个国家,查传统菜肴,然后办一个百搭派对,每人带一道不同的菜。我们试过蒙古、孟加拉国、巴西、西班牙等很多国家的菜。

Simon甚至把语言学习自动化了

我还有一个项目是帮助自己扩大词汇量的系统。英语不是我的母语,阅读时有时会遇到不懂的词。为了学更多单词,我写了个脚本,从Readwise里提取生词,自动把单词的发音、释义和例句添加到Airtable里。

然后我手动把这些词输入Anki来记忆。这种方法遇到一个问题:我最后使用了一些没人知道的词。我会从19世纪的小说里找个词,在日常对话中用,没人知道我在说什么。

所以我给系统加了个部件,根据谷歌搜索结果数给单词排序。这个数字是衡量一个词使用频率最准确的指标。这样一来,我学到的就都是实用的词汇,不会意外学到连母语者都不懂的词了。

Simon如何用reMarkable平板阅读长文档和邮件?

我发现多年来,在笔记本电脑或Kindle上阅读密集的PDF或Google文档效果都不太好。最近,一个朋友对reMarkable平板赞不绝口,我现在经常用它来读这类文档。它是款简单的电子墨水平板,比Kindle大,写字时手感像纸。它不能取代Kindle,不适合长篇阅读。

以前我从不读的某些类型的内容,现在躺在椅子上读起来很惬意。我会把大部分要审阅的Google文档和较长邮件发到reMarkable上处理。

reMarkable为思考提供了很好的空间,但考虑到它的局限性,我不会给所有人推荐它。它适合非常特定的工作流程。否则它很可能沦为书架上昂贵的摆设。

我还意外发现它非常适合做演示文稿。手绘幻灯片有趣多了,在Keynote里呆久了我会受不了。

本文由新个体编辑部翻译自:every.to/superorganizers/how-to-make-yourself-into-a-learning-machine


如果你在「个体创业启动和加速、AI应用于创作和工作、职业发展、行动效率提升」有困惑和问题,想寻找解决方案,可以预约张轩铭老师的教练咨询服务。

预约链接👉coach.xingeti.com